第(1/3)页 扶苏自咸阳一路出发,一路走来,发现秦能最终扫灭六国不是没有道理的,农夫躬耕田野,妇女采桑织布,各司其职,一切都井井有条。 秦法的细密,真的为大秦的黔首规定好了一切,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,都交待的明明白白,哪怕进山捕猎都有时间限制。 春夏季节,万物衍生之际,私入山林打猎,砍伐树木可是触犯秦法的。 祖先们早已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,而秦代更是以法律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。 在两千年前这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,能做到这个地步,实在让让人暗自咋舌。 不过,扶苏知道,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地步,是因为商鞅变法之后,秦廷六代前后勠力的成果,在地方上的啬夫、田典、里正成为了秦廷最基层的官僚系统,秦廷完全可以如臂使指动用这股力量。 如果遇到战事,秦廷开动战争机器,那么,须臾之间,依靠这些基层的官吏,就可以动员到每一户人家。这样的动员能力,是山东六国任何一个诸侯国都不具备的。 扶苏不禁想起了百年前在秦国主持变法的商鞅,究竟是什么样的贤才才能设计出如此缜密并且天才般的制度。 只不过,随着六国的覆灭,秦国耕战制度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,因为,此时的秦廷面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已知的国度都已是拔剑四顾心茫然。 秦国前方的道路,已经不知道该何去何从! 征战百越之地,北击匈奴等等,都是嬴政在竭力维持军功勋爵制度,只是,投入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却是不成比例。 因为此时的百越,还是一个瘴气遍布、沼泽无数的地方,远不是后世的那个鱼米之乡,甚至于来说,此时这些地方的耕种方式还是最为原始的刀耕火种。 秦廷花费了海量的资源,可是却得到这样一块地方,自然是难以为继。扶苏知道,这是受限于技术以及生产力的发展。仅凭他,也是难以改变。 而随着带来的问题就是对军队的奖赏,士卒们卧冰尝雪,远赴他乡,流血流汗,可不是打白工的。 秦国军功勋爵制度下,大秦士卒所向披靡,就是因为充分的物质奖励,使士卒们相信,只要自己付出,只要自己立下军功,就可以荫及家人,就可以泽被子孙。 第(1/3)页